Apogee Duet 2 苹果专用音频接口评测

musiXboy 发布于2011-07-18 41 评论

Apogee跟Apple上了同一条船之后,其行事方法也越来越Apple了。Duet 2在我看来更像是对Duet第一代各种错误的弥补(好比iPad2是对iPad第一代各种错误的弥补),他们网站也在数个新功能和改进里说明“此项是听取了客户意见而改的”,包括:

  • Duet使用了极为坑爹的非平衡输出接口;Duet 2改成平衡输出接口了。另外它们又单搞了一套接口小辫子Breakbox,只要花钱甚至主输出可以变成XLR卡侬接口
  • Duet只有两路输出,耳机和主输出都走完全一样的通道,甚至音量调节都是联动的;Duet 2变成四路输出了,耳机和主输出分离

除此之外,Apogee还希望自己的产品看起来更“Apple化”(如图1),于是为Duet 2添加了最炙手可热的触控操作功能──但又出于成本的考虑不能把它做成一块缩小的iPad触控屏幕,所以只在面板上设计了两个小圆圈作为触控操作区域──好歹是搭上了触控操作这班车,在概念上击败其它音频接口。对了,连它的外形看起来都像是一个缩小了的iPad(如果没有那个大旋钮就更像了)──一圈银色的外壳,里面镶嵌着亮黑色的触控区域。


图1:Duet 2

在开始之前,咱们先来对比一下Duet和Duet 2:

  Duet Duet 2
总览
接口 火线400 USB 2.0
发布时间 2007年9月8日 2011年4月4日
价格 4950元 5950元
支持系统 Mac OS X Mac OS X
音频接口
精度 24bit/96kHz 24bit/192kHz
输入接口 2个 2个
输出接口 4个(耳机和非平衡主输出) 4个(耳机和平衡主输出)
延迟 32采样数@96kHz:4.6ms
64采样数@44.1kHz:7.23ms
32采样数@96kHz:3.6ms
64采样数@44.1kHz:5.8ms
话放增益 75dB 75dB
扩展小辫子上的接口 2个XLR卡侬输入
2个TRS大三芯输入
2个大两芯输出
2个XLR/TRS混合输入
2个大三芯输出
幻相供电 right right
特殊功能
电平显示 7段LED 全彩OLED
操作显示 wrong 全彩OLED
触控操作 wrong right
反相 right right
软限制器 wrong right
衰减输出 wrong right
单声道输出 wrong right
切换耳机监听通道 wrong right
官方附件 wrong right

视频评测:

我依然为每秒上下十几万的大忙人读者准备了超清视频评测,介绍并演示了Duet 2所有的功能,直接观看(iOS设备观看地址):

外观赏析:

Duet 2的做工相当好,尤其是前面板,银色的铝制外壳和里面的黑色面板衔接的非常流畅。大旋钮当然也可以作为按钮使用,它滚起来也是那种一卡一卡的感觉,这样你能够以最小的单位来调节音量和增益(如图2)。尽管旋钮很大,但转动起来没有任何偏移感。OLED显示屏幕在不亮的时候不仔细看的话会以为不存在的(仔细看还是能看到它是深蓝色,跟周围的黑色区域有明显不同),当你把它连接到电脑上,出现4路多彩而细腻的电平表的时候,不知道的朋友一定会吓一跳──这个OLED屏幕真的很神奇(如图3)。


图2:大旋钮和旁边的两个触摸区域


图3:OLED高分辨率全彩色屏幕

Duet 2的背后跟前面一比就感觉没那么精细了,不过好歹你只是把它放在桌面用,不会像iPad那样拿在手里用,背面可以帮助其固定在桌面上的黑色橡胶底座糙点就糙点了,不追究了(如图4)。


图4:背面

背面其实还有亮点,那就是跟Duet一代一样的Made in the USA。

最后看看Duet 2的小辫子──就是甩出来的接口(如图5)。首先,小辫子与Duet 2本地连接线有锁扣(如图6),可以防止小辫子不慎脱落。然后看两个XLR/TRS混合输入接口(可加48V幻相供电连接电容话筒,可连接线路输入,也可连接高阻吉他),都使用的是Amphenol接头(如图7),外圈的封闭都很厚实,给人一种很放心的感觉。两个主输出接口都已经是平衡大三芯啦。咦,耳机输出在哪里?在Duet 2本体上(如图8)。


图5:小辫子


图6:连接线有锁扣


图7:Amphenol的XLR/TRS混合输入接口


图8:大三芯立体声耳机输出在机器上

 

全彩OLED屏幕和触控操作:

一般情况下这个OLED屏幕会显示出4个电平表(如图9),从左到右分别是:

  • 输入1电平
  • 输入2电平
  • 主输出电平(如果被静音会显示M标志)
  • 耳机输出电平(如果被静音会显示M标志)

OLED屏幕确实不是盖的,分辨率极高,尽管你使劲用眼睛看也可以看到像素点,但谁也不会凑那么进去看电平吧?而且即便我把眼睛看瞎也没法数清楚电平表到底有多少“段”,像素点太密集了。不过Duet似乎并未完全利用好这个屏幕,电平的显示不是特别的平滑,我感觉电平表最小的显示单位是三个像素点,而非一个像素点,所以看上去不平滑。


图9:默认四个电平显示

Duet 2的大旋钮也可控制这四个电平,当前被控制的是高亮的,转动旋钮就可以了。要切换控制另外一个参数,就要按下大旋钮,但只能顺序在四个中间循环切换,不能跳。另外我发现一个事儿,就是Duet第一代的大旋钮是可以作为MIDI控制器去控制任何音乐软件的,而Duet 2将这个华而不实的功能去掉了。确实,这样做完全没任何意义,就让它控制音量就好啦。

再说左右两个触摸区域,在大旋钮的左右两侧,圈出了两个圆圈,这个就是触摸区域了(如图10)。它完全是平的,跟周围的材质摸起来没任何区别,但并非是下方加了压感探测装置,因为你用指甲再使劲戳也是无效的,用其它柔软的东西按压也是无效的,所以我怀疑是用了跟iPad类似的生物电感应装置──你必须用自己的手指肚儿触摸这个区域才会有反应。


图10:摸摸~~

但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你必须摸的特别准才可以,摸歪一点就不行了,而这个区域着实的不大,特别是如果你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是完全看不到这个区域在哪里了──必须凭感觉了──用时间长了你自然就知道在哪里了。刚开始用的时间里,你还真很难“一摸准”。我觉得Apogee有点为了触摸而触摸,为了赶时髦而赶时髦,为了噱头而噱头,实际的体验并不好,尤其在光线很暗的地方,一而再再而三摸不准后你真的会抓狂。

这两个触摸区域的功能是可以自己在Maestro 2软件里设置的(如图11),但一个触摸点只能有一个功能(如果短按和长按能分配不同功能就好了,那样就有四个功能可以快速实现了),包括:

  • 无操作(避免误触)
  • 静音(可以是主输出或耳机或二者一起静音)
  • 音量衰减(可以是主输出或耳机或二者一起衰减)
  • 单声道输出(可以是主输出或耳机或二者均单声道输出)
  • 切换耳机输出的通道(输出1-2/3-4、输出1-2/调音台、输出3-4/调音台)
  • 清除电平表显示的爆音红灯


图11:设置两个触摸区域的功能

软限制器、48V幻相供电、反相、采样率、输入接口阻抗这些不经常调节的参数就都无法用触摸来控制了,毕竟要是不小心误触就很要命了,你可以在Maestro 2软件里找到它们的设置(如图12)。


图12:Maestro 2软件里设置输入端口的阻抗

当你触摸并激活一个功能之后,OLED显示屏幕上会有提示告诉你操作成功,防止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摸准了。

CoreAudio延迟和使用:

Duet 2在延迟方面做的很好,最小的14sample下CoreAudio输入延迟只有1ms多(如图13、14)。


图13:14sample CoreAudio 48kHz延迟时间


图14:512sample CoreAudio 48kHz延迟时间

Duet 2在第一次安装的时候会自动联网检查固件,如果不是最新的或自动升级(如图15),这点设计的太好了!但不好的是,在打开Maestro 2软件之后就找不到检查固件更新的地方了,就是说以后有新固件了还要手动去Apogee网站下载,一是麻烦,二是你不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知道有新固件这件事儿了。


图15:自动检查并安装新固件

Pro Tools 9兼容性:

Duet 2在Pro Tools 9里工作良好,即便是64sample缓冲也没问题。在Pro Tools 9的设置里可直接打开Maestro 2软件对Duet 2进行调节,没有任何问题。


图16:Pro Tools 9里的Duet 2

单独购买的Breakout Box:

Duet2虽然将Duet的非平衡输出进化成了平衡输出,但依然不能满足一些变态发烧友的需求,那么不妨单独购买官方的Breakout Box(如图17、18,现在还未上市,价格也未公布)。它其实就是另外一套接口小辫子。跟以前的Duet一样将XLR/TRS混合输入接口又拆成了两个分别的XLR和大三芯TRS输入(可切换为高阻吉他输入),不过最给力的是输出接口升级成了XLR卡侬接口。这一切都镶嵌在一个铝制的外壳里,看上去更牢固。


图17:Breakout Box


图18:Breakout Box铝制外壳

补充RMAA音质测试:

由于Duet 2没有Windows驱动,而RMAA又没有Mac版本,所以我只能绕一个圈子,先在Windows的RMAA输出测试WAVE音频,再到Mac里用软件回放这段测试音频的同时将Duet2的输入和输出连起来录音,得到录音结果再拿回RMAA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这涉及到要使用软件回放WAVE,所以难免会加入声染,因为你知道每个软件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它们在导出时也会导致声音有所变化。所以以下结果仅供参考(如图19、20),我使用的是Reaper for Mac软件做的录音和导出。


图19:24bit/96kHz总评


图20:24bit/96kHz总评频响

具体的RMAA测试结果请看这里。尽管说结果仅供参考,但底噪和动态这两个参数肯定是错不了的,因为软件回放和录音不会消除底噪,所以-111dB的底噪应该就是实打实的了(这还是输入输出的双重底噪哦),这足以让Duet2跻身于顶级便携音频接口之行列了吧?

优点:

  • Apogee目前最高品质的USB 2.0便携式音频接口
  • 首款使用全彩OLED屏幕和触控设计的音频接口,电平显示极为细腻
  • 内置了一些实用的录音工具,包括软限制器、衰减输出、单声道输出、反相
  • 音质、延迟、做工都是一等一

缺点:

  • 作为Apogee,推出一款不支持iPad的USB接口有点说不过去吧?
  • 不支持Windows系统
  • 跟RME Babyface比起来,接口数量和丰富程度都太寒酸
  • 触控操作更像为了触控而触控的噱头(赶上iPad热潮?),实际操作并不实用

价格:5950元

文章出处 http://www.midifan.com/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41 条评论

  • 2016-01-26 13:11 高大强
    昨天刚买了一个,期待到货。。。
  • 2015-02-21 20:24 匿名
    配合X6箱音质太棒了!
  • 2015-02-21 20:23 匿名
    配合X6箱音质太棒了!
  • 2015-02-21 20:19 匿名
    配合X6箱音质太棒了!
  • 2015-01-10 02:08 匿名
    我的输入为何没有信号呢?麦克风和吉他都没有输入,没有声音。
  • 2014-11-14 22:08 涛涛可可
    请问产品序列号怎么查询?
  • 2012-12-23 00:08 匿名
    我正在使得中。配合惠威X6,音色好极了。
  • 2012-11-11 14:39 匿名
    可以留意下联系方式吗
  • 2012-11-11 14:39 匿名
    可以六一下联系方式吗
  • 2012-02-17 10:24 匿名
    苹果的新本两个USB口,一个给DUET2一个给ILOK,晕了,外置硬盘接不了了!!
  • 2011-10-10 14:38 匿名
    回复:哦,不好意思,没注意到。我已经买好了,音质的确不错,不过貌似在Lion系统下还是有点儿问题,驱动现在只有beta版,两个按钮设置似乎不能保存,关机或者热插拔之后又恢复默认状态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安装驱动的时候装了两遍的缘故,插好usb线后Maestro 2会自动开两个……
    不过就音质和外观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 2011-09-29 22:26 musixboy
    回复:不需要电源啊。。。我都写了。。。
  • 2011-09-28 14:34 匿名
    使用时,是否一定要接DC电源,光靠USB供电是否可用?
  • 2011-07-26 21:42 匿名
  • 2011-07-26 12:11 匿名
    回26楼,在这里发言,不是写论文,很难涉及到所有的方方面面。所以,大家踊跃发言,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声音,才能把事情尽量说完整。

    我在25楼提到的10KHz、20KHz,只是举一个典型的频率数字而已。即使厂家需要的低通滤波器是要切掉20KHz以下的信号,实际的低通滤波器,也很难做到那么准确,甚至左右声道实际上还很难做到同一个频率的低切。另外,所谓的低切频率,通常只是比带通信号低6dB,不是完全没有声音。这些关于滤波器的性能指标,都是相对数值,没有绝对的“静音、零输出”。

    23-25楼有提到20KHz以上的超高频,但没有提到20Hz以下的超低频,怎么扯到超低频去了?坦白说,我对超低频的了解很有限。尽管有厂家推出能产生20Hz以下超低频信号的产品(不是低音炮,产品的具体名称我忘记了),号称能让人心情轻松、愉悦,是否真的有效,我从来没有去探究,也无法证实其功效。

    至于人体(耳朵,还有其它器官)能否感受到20KHz或20KHz的信号,当然有部分人的耳朵确实是金耳朵,能听到比一般人要宽的带宽;在音乐会现场,你也能通过身体感受到一些低频的鼓声、座椅专递的震动等等。不能绝对。也有一些人,特别是老人,很难听到,例如10KHz(或其它频率)以上的声音,这也是客观存在的。

    至于大卡车,不见得其噪音就是在20Hz以下的。需要发出20Hz的声音,震动的物体需要每秒震动20次(20个完整周期),假如噪音是由发动机的转动发出的,意味着,发动机的转速是每秒20转,每分钟1200转。刚从百度搜索得知,柴油发动机的转速是从1100转到3200转(汽油机的转速更高),所以,柴油机在低转速(怠速)的时候,是可以发出20Hz的低频的,但假如略加油门让汽车跑起来,其噪音是高于20Hz的,甚至最高去到54Hz。但假如涉及到路面发出的噪音,就很难估计其频率了。

    HIFI,严格来说,所有的现象、听感、感受都是科学,都可以用科学去解释清楚。可惜实际上,因为HIFI所涉及到的技术的含量太低,创新空间有限,发展速度太慢(或者说很少发展空间),厂家、媒体、枪手被迫把大量的玄学混入HIFI。最典型的玄学,就是“耳朵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耳朵收货”等等。我的发言,只是想让大家知道,HIFI是科学,假如你认真的话。
  • 2011-07-25 17:53 匿名
    25楼,我们可以看看很多话筒,还带低切呢,难不成这些低频是不需要的么?HiFi厂商不会跟你说20kHz以上的频率,对于多数人来说,80Hz一下的频率反应能力可能更让人会去掏钱。请问一句,“96khz或者192kHz对比44.1KHz或48KHz,带来的听感更好,更多是在声音密度、细腻度、顺滑程度方面,而不是超高频更好。”,这个感觉是怎么来的?我觉得你误解了我的意思。首先,20khz以上的频率对于某些情况下是锦上添花的,而不是必须的。第二,更高精度的器材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可能性。第三,20kHz以上的频率只是理论值,人的听觉是大脑的综合反应。理论上,20Hz以下也听不到呢,但其实人体是能感觉到的,只要它不是太弱,例如重型大卡从你们家楼下经过时候。很多年以前,大家还曾争论过48kHz以上的采样率有啥意义呢。现在96kHz已经很普及了不是。况且,很多长期使用耳塞的同学连10kHz以上都没啥反应,难道说我们要10khz就够了?我们不能因为你或者他的感觉而忽视了技术的进步!有这些技术探索和进步,我们才会有今天。N多年以前,那个叫哥白尼的大哥还被烧了呢。但是今天我们所有人都认为地球是绕太阳转的,没啥为什么。很多器材切除20kHz以上的频率是因为其他原因,而不是说它不需要,这是常识吧?你自己也举例说明了。或许你不需要这么高精度的,但并不代表其他人不需要。如果这样的观点去宣传你的说法,恐怕才是叫不负责任吧?既然阁下是很懂技术的,那么就应该给大家一些客观的描述,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告诉大家,这才是客观。

  • 2011-07-23 10:49 匿名
    回24楼,

    我认为,你没有做过实验,无法判断是否对20KHz或以上的信号有感觉。而只是偏信HIFI厂家的所谓宣传。其实实验可以很简单,你可以用声卡回放一个22KHz的信号,用耳机或箱子来听。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在同一音源+耳机或箱子下,10KHz可闻,22KHz若可闻,你需要把音量调高很多(或者说要把22KHz的信号的增益调大)。

    你对96khz或者192kHz带来的听感提升,是存在严重误解的。96khz或者192kHz对比44.1KHz或48KHz,带来的听感更好,更多是在声音密度、细腻度、顺滑程度方面,而不是超高频更好。这也就不难理解,不少的音频接口、功放,不管采样率是多少,都直接把20KHz以上的信号切掉的,更不用提有多少箱子能正确回放20KHz以上的信号了(反而不少箱子,特别是金属膜高音单元的箱子,其高音单元谐振频率是略高于20KHz的,就是为了避免20KHz以下受到干扰)。

    所以,宣传20KHz以上的信号能带来听感变化,是很不负责的。也无需提,有多少自然界存在的乐器能发出20KHz以上的声音了。
  • 2011-07-22 23:48 匿名
    理论上,20kHz以上的频率确实没有意义。但是真是没有意义么?不见得。我们的通常确实感觉20kHz以上的声音是听不见,只是你的感觉而已。大脑滤除了绝大部分听觉信号,但不是说他没有反应,只是这些信号产生的反应不如其他20-20kHz那么“显著‘而已。正如我们需要96khz或者192kHz的采样质量么?理论上这样的采样质量也完全没有意义。可以稍微有一点专业经验也是能听出其中区别的。20-20kHz只是一个纯粹的医学范畴,而听觉是基于感知系统的大脑反应。20kHz以上的采样范围可以提供更复杂情况的细微空气变化,这不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非整数倍的高频谐波。

    很多人直接开着手机听音乐呢,难道说我们就要这样的质量就可以了么?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声音都用高采样率就一定好。但是至少这样的高精度器材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性。
  • 2011-07-21 16:48 匿名
    认领21楼,回22楼,刚发一封邮件给你(邮件内容与以下内容一致,但时间比发帖时间略提前),下面是最后一回,以后就用邮件、QQ沟通,不在这里留言。

    带宽问题,这个是很难扯清楚的,
    1、通常来说,信号的有效带宽,是采样率的一半略少,如对于某些滤波器来说,44.1KHz采用率对应截止频率22.05Khz,很容易就会影响 15KHz-20KHz的频响曲线。但假如把采样率设置到96KHz、甚至192KHz,截止频率远高于20KHz,也就不会影响15KHz-20KHz 的频响曲线。
    2、有厂家直接设置20KHz的数字砖墙滤波,无论采用率是多少;
    3、有厂家,会让你选择数字滤波器,甚至可以网络下载更新;
    4、已经有DAC芯片,集成多个数字滤波器的程序,让开发者无需编写相关程序;对应的产品,你只要通过遥控器,就可以更换另外一种数字滤波器。目前已经有这类产品,这也是HIFI产品的趋势;
    5、很多产品宣传20Hz-40KHz的带宽,也宣称人耳可以感知20KHz以上的音频,其实是为了产品宣传而已,20KHz以上的信号对于人耳是没有意义的;
    6、数字滤波器的具体名称、参数、算法细节等等,很少厂家会公布,因为不同的数字滤波器,不单单影响频响曲线,还会影响相位,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自我曝光未必是好事。

    1820M的声音和LYNX2的声音的区别,一方面是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数字滤波器,另一方面是模拟电路的不同。其实LYNX2的功能比EMU的1820M 要强大,假如单纯比模拟输出来说哪个更好,是不够客观的。至于回放方面的设计,本来就是充满妥协的,若你用EMU所使用的滤波器,超高频会有衰减,但 THD很低;若你用LYNX的,频响很平直,但THD略高;模拟电路的设计也是如此。只能说两家的取向不一样,不能说哪家更好。
  • 2011-07-21 12:06 匿名

    哈哈认领20楼回19楼,

    咱们整个版聊了!有空发EMAIL吧,交个朋友,fxystudio@hotmail.com

    对于DAN LAVRY的理论我唯一心存疑惑的地方就在于假如用192KHZ并且加大BANDWIDTH的话是否波形要比BANDWIDTH限制在20KHZ的波形要更细一些,看来还是真有厂家认为不加低通滤波会好一些。但我记得加低通滤波器的原因就在于防止IMAGE对低频的干扰。我忘了具体这些技术名称是什么了,请赐教。我不是学电子工程的,只是对ADDA非常的感兴趣。

    恩,貌似我说错了,EMU的卡的声音和LYNX的声音的区别主要是模拟电路的不同造成的。你认为EMU的卡其实要比LYNX更客观吗?

     

  • 2011-07-21 11:11 匿名
    认领19楼,回20楼,

    DA11,用AD1896做升频处理,然后输出到AD1955做解码。具体的升频频率,我不清楚,也没有去细究。个人认为,在解码器的技术应用方面,LAVRY和Benchmark都是不如APOGEE的。我推崇APOGEE的原因,不单单是在技术上,还有在策略上,把升频处理的决定权放在客户的数字信号源,而DAC就只是做DAC的应该要做的基本工作,这才是正确的取向。

    mini-ME的用料,不是什么特殊东西,都是大路货而已,一间厂家无法供货,可以找其它厂家。而且芯片、电容、电阻的通用性是很高的。所以,货源问题,只是借口而已。

    关于升频的频率,确实在同一种算法中,192KHz与96KHz的听感差不多。对于升频,不同厂家,会有不同的解释。普遍认为,升频是为了方便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容易设计出性能优异的低通滤波器。个别厂家宣称,192KHz、384KHz会让声音的密度更高,甚至有厂家在384KHz解码后,取消了低通滤波器,因为384KHz的波形已经很完美(基本无毛刺,无需像其它产品需要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毛刺)。DAN LAVRY的文章,说出了一些道理,但未必全面。

    对于RMAA测试所的频响曲线,不一定都是平直的,不同的声卡有时甚至差别很大的,或许你没有仔细对比过。如1212M、1820M的,都是超高频略衰减 的,这是为了减少THD而选择使用某种数字滤波器算法的缘故。而像LYNX2,其频响曲线非常平直,但THD比1212M、1820略大,这是选择了与 EMU不一样的数字滤波器的缘故。另外,关于时钟jitter,假如你认真分析过PA测试,就不难知道,时钟的准确性对解码过程的影响,在模拟输出测试 中,最直观的体现是底噪,而不是THD等失真。所以,解码器的jitter,不是那么容易听出的;或者说,你听到的不同的解码器的声音差别,主要是来自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滤波器、DAC芯片、模拟电路,而不是jitter。

    音源的模拟输出频响曲线,即使只是微小的“凹凸”,听感也会是很明显的变化。即使只有0.5dB,假如这0.5dB是缓慢衰减,人耳是很难察觉的;假如是 0.5dB的缓慢上升,人耳会察觉;但即使是0.1dB的“凹凸”跳动,人耳是极度敏感的,甚至比0.5dB的缓慢上升更敏感。

    你提到的,把噪音能量分配到16KHz以上,就是采用类似升频的技术了。但你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THD+N,有厂家只是标注1KHz的参数;APOGEE等厂家,惯例是标注20Hz-20KHz最好的数值;剩下的少数厂家,则会标注20Hz-20KHz最差的数值。
    2、THD+N,数值其实没有图形来的直观。假设产品标注的THD+N是115dB,你会选择一款含了1、2、3、4、5、6、7、8次谐波的产品,还是选择一款只含了1、2、3次谐波的产品?
    3、大部分产品的THD+N,在1KHz-5KHz的范围里是最好的,低频段和超高频段就明显差了不少。其实,很多DAC芯片的THD+N指标,也是如此。

    我曾经用protel 99se做过一些设计,对于电路板的布线还是有一定认识和经验的。LYNX2,是否是使用6层电路板,我不清楚,姑且当它是6层;作为PCI声卡,其电路 板的布线空间是很小的,要实现与1820M近似一样的功能,采用6层电路板,可以理解。但不见得,6层比4层要先进或着用料更好。另外,假如你有留意 EMU的布线风格,你会发现,他们很少采用大面积铺铜来做地或电源,而LYNX就不一样。基本上,一个厂家,一种风格;而小日本那种多个厂家同一种风格的做法,其实是来自同一个设计机构。设计思想的不一样,导致布线很不一样,其实不能说谁更好,谁不好。

    运放,对声音的影响是存在的,但远没有数字滤波器那么关键。而且,相对于运放,运放周边电路的设计比运放型号本身来的重要。LYNX2用的opa275, 比EMU用的JRC2608确实来的高档;运放数量方面,LYNX2也远比EMU多。我想说的,不是LYNX2的用料有多好,而是它与EMU的设计思路不 一样。1820M,明显是想用最简单的模拟输出电路来实现EMU所需要的指标;而LYNX2,则希望在模拟电路部分,营造他们需要的声音风格,如你所说的空间感大、毛刺小。从某个程度上说,1820M对模拟输出的“修改”程度,比LYNX2要小一些。

    至于你说的44.1KHz、48KHz、96KHz的跳动问题,我也遇到过;也曾遇到过RME的音频接口接mini-DAC无法识别频率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不是jitter导致问题,而是设置问题。

    关于谐波失真,其实很少会出现只存在偶次谐波失真,而很少奇次谐波失真的情况,两种谐波失真往往是伴随的。胆机,就是偶次谐波失真较多一些;晶体管机的失 真,就奇次谐波多一些。另外,不见得人耳就不喜欢奇次谐波。但,无论是偶,还是奇,少量,会让人耳觉得声音细节更多;过多,则会使声音变得模糊。

    因不方面留QQ,还是在这里继续留言、讨论吧。
  • 2011-07-21 07:01 匿名
    认领17楼
    回19楼:
    我不太清楚DA11是用什么方法来做解码的。其实个人认为96足矣,192其实并不会提升音质;主要原因是读过DAN LAVRY的那篇著名的文章。而且,因为此文章也同时了解为什么外接时钟(包括BIG BEN)在理论上并不能让声音更加精确,事实上反而让部分设计没有那么精良的设备声音信号的失真更大。
    我明白你说的不愿意提供参数的原因,我其实也想过,毕竟他们本厂的2进2出还不包括话放的ADDA几乎是DUET2的价格的4倍,现在仍然在市场上。不过MINI ME停产的原因我记得不完全是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里边部分配件已经找不到货源了。
    对于MUSIXBOY的频响曲线,我个人认为这里边应该有部分软件因素的存在。事实上几乎任何一个声卡用RMAA在PC上做频响测试出来的频响都几乎是用尺子画出来的直线,我不认为APOGEE会输在这上边。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毕竟我对APOGEE公司还是有所偏爱吧。但是即便如此从频响上看,它的高频在10KHZ到20KHZ以内的偏差也远远小于0。5,我不认为这样的范围内人耳的听觉可以听出来太多的区别。事实上人耳最敏感的地方是在1到3KHZ。说道这里我想顺便提一下,有些极高端的DA指标其实并没有一些中高端的DA好,比如有些及其牛的DA的THD+N其实只有105DB,但是这些DA的听感要比THD+N115的DA要安静很多,原因就在于他们刻意在1到3KHZ那里的低噪和失真做得极低,而把噪音能量分配给16KHZ以上人耳并不敏感的地方,所以他们听起来更好一些,但指标却相对低很多。这是BOB KATZ在GEARSLUTZ里边提到过的。
    我认为EMU的问题并不是在于它的失真有多低。事实上高端ADDA的失真都非常的低。EMU的问题在于他们吧极为牛X的芯片放在了一个不是那么牛的模拟电路当中,廉价的模拟电路的品质被高端的ADDA芯片提升了;或者说高端的ADDA芯片被廉价的模拟电路拖后腿了。
    我并不是在说EMU有多么不好。我其实对我的EMU1820M的感情非常深,从04年一直用到现在,我对它的数字输入输出的多样性,以及它软件的灵活性一直都很喜欢,而且它的驱动还算比较稳定,我很少因为用这个卡而出任何问题。对于它的音质我一直都没有任何意见,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了BENCHMARK的声音。
    EMU的模拟电路板是4个LAYER,而LYNX2的电路板是6个LAYER。而且LYNX用的OPAMP等等都要比EMU的高很多,这才是为什么EMU和LYNX用几乎一样的ADDA芯片而且指标都差不多但是LYNX的音质要好于EMU的原因。EMU的时钟电路要远远逊于LYNX。事实上当我把EMU通过数字方式连接到LYNX上的时候(EMU做MASTER),可以在LYNX的控制面板上看到EMU的采样率一直在44000。99和44001。04之间变换,这说明EMU的JITTER相当的大,起码要比LYNX的要大很多。所以最后听EMU的卡和LYNX对比的时候EMU的声场要窄,空间感很封闭,并且中频有些毛糙的感觉,虽然这些区别非常的细微。事实上在刚一听的时候几乎听不出来任何区别。
    RMAA的确是可以相对客观的体现出设备的一些参数,但我认为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因为在里边牵扯到的东西是在太多,RMAA只是管中窥豹。
    你提到的那种失真应该是偶次奇次谐波失真(even and odd harmonic distortion,我应该没有翻译错吧,如果错了的话请指正)。有意思的是我一直以为磁带机胆机是偶次谐波失真,结果在看一个视频的时候DAVE HILL(CRANE SONG的创立者和设计师)介绍磁带机是3次谐波失真,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说了这么多也不是跟您叫板或者抬杠,单纯就是把我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已,一起讨论。我仍然同意你的意见,RMAA的确是迈向主观和客观对比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弄个AUDIO PRECISION来测量会准确很多。
  • 2011-07-20 20:03 匿名
    偶认领10楼。

    回17楼,

    对于升频处理,有好几种方法。DAC1、DA11利用ASRC,是其中一种方法,缺点是可玩余地小,升频算法单一。我个人,比较偏向,用电脑的播放软件来做升频,然后输出192KHz的数字音频信号到不带升频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好处是电脑软件的升频算法程序很多,可玩余地很大。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如Big Ben一类的专门升频器,不过,这种方案的性价比太低,而且算法单一,可玩余地不够大。

    对于厂家不愿意提供产品的具体指标、参数,很有可能,是害怕这些指标、参数超越了同厂某款更贵价、但旧款的专业音频接口(具体哪款,我就不说了,有心人不难猜到),避免自家产品的竞争,影响高端产品的市场,也影响利润。所以,不难解释,为什么mini-DAC、mini-ME的口碑非常好,却“被停产”。

    你仔细看看musixboy测的Dute 2的频响曲线,就知道为什么高频比较好了,不是因为频响的有刻意提升,而是细微的凹凸。这种凹凸所带来的听感影响,与箱子频响曲线的凹凸(谷和峰)是一样的,就是凸的部分很容易被耳朵捕捉(听感上,细节更多),凹的位置却与平坦的位置的听感相仿(凹,是不容易被人耳听出的;但对于凸,人耳却很敏感)。造成凹凸的频响曲线,通常是技术原因导致。当然,频响上的凹凸,未必来自模拟输出,也有可能是录音硬件部分,也有可能是测试软件。所以,模拟输出的频响,未必就是凹凸的;以上关于“凹凸”对高频的影响,我只是推测而已,不能说100%就是这样。

    对于DIGIDESIGN和RME,刻意提升高频的具体型号就不说了。只是想让大家知道,刻意提升高频,会让听感上解析力较强,容易听出录音中的高频噪声,也符合西方某些人的HIFI听感。个别HIEND器材,也是有意提升超高频的,让听感上解析力、空气感非常强烈。

    1820M的问题是,失真太低了,没有任何人耳喜欢的失真(对,其实,人耳就是喜欢略带失真的声音);而且频响在10KHz开始略有衰减,虽然人耳听不出超高频量感略变小(人耳听力所限),但绝对不会认为其高频空气感很好、超高频解析力很好等。所以,指标太好,人耳却不喜欢。其实,人耳,是天生喜欢失真的声音,特别是偶次谐波失真的声音。那些“耳朵收货”的言论,其实是不适合监听器材的;因为听感上最好的产品,指标未必是最高的,反而失真有可能偏大。想要客观,一定要看RMAA、PA测试,而不能靠听。

    所有听感上的感觉,都是可以通过RMAA、PA测试的结果获知的。联系听感与客观测试结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亲自动手做RMAA测试,测试多样器材,并进行对比却是主观联系客观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2011-07-20 18:00 musixboy
    回复:接电源也不行。。。
  • 2011-07-20 09:57 匿名
    回10楼,
    DAC1的确是UPSAMPLE到110KHZ然后再DOWNSAMPLE的。其实虽然它的DA芯片可能有些老,但是它的声音我仍然非常喜欢,在某些方面我更喜欢它的音质。(虽然我手里也没有太多的ADDA,只有一个LYNX2和DUET2相比较)。
    关于DUET的指标我已经问过工作人员了,但是他们并不肯透露具体的指标和数据;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太多的公司在指标上做文章了。
    至于做RMAA的话,我想可能要过一段时间去做了,这样的原因有2:
    1。我太懒了。。。。。2。也许等一段时间会有好事者自己就做出来了,后后后!!
    我觉得DUET的高频的听感并非由于高频的提升而造成的,因为它的空间感和定位也非常的优秀,我更认为这是芯片和时钟的功劳。但由于我没有数据做后盾,所以这些只能是我自己个人的看法。
    个人对RMAA的测试感觉只能信一半,当然好的ADDA的数据肯定都很不错,但是数据不错的ADDA不一定都很好。比如我的EMU1820M的指标超级的好,再比如003的指标也好的不得了,甚至能超过LYNX;可是具体听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然RMAA的指标做参考也是很有用处的,自然可以测试专业设备。
    我比较好奇的是你说的DIGIDESIGN和RME的产品是哪些?DIGIDESIGN这么做我不是特别的惊讶,但是RME这么做让我小吃一惊。
  • 2011-07-20 09:47 匿名
    那如果用APOGEE自己的电源呢?
  • 2011-07-20 08:19 musixboy
    回复:我iPad1给丈母娘了。。。iPad2插上就说供电不足,不能用云云。。。我今年也问过Apogee,他们当时也确认说不支持iPad,但在跟Apple协调,如果能支持了会告诉我。应该是新的iOS4降低了USB输出的功率,所以带不动声卡了。。。也许是出于省电考虑吧,Apogee再牛也说不动Apple挖。。。
  • 2011-07-20 08:17 musixboy
    回复:尽管我没有一代的数据,但音质应该是更好了,反正这是Apogee的技术人员告诉我的。。。
  • 2011-07-20 00:06 匿名
    我是duet用户,有必要升级到duet2吗?怕多了da和usb接口音质变差了
  • 2011-07-19 23:49 匿名
    musixboy,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Well done!
  • 2011-07-19 23:42 musixboy
    回复:我已经加上RMAA测试啦,用的Reaper for Mac做的回放和录音,看看吧~~
  • 2011-07-19 22:59 匿名
    回9楼,DAC1,无论你设置到哪个采样率,它都是通过AD1896进行重采样(据说是到110Khz),而其DAC芯片AD1853,在指标上已经有点落伍。

    针对你的听感,
    1、我手里有DAC1的PA测试数据,对它的声音也很了解,也很清楚它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原因所在;但因为完全没有DUET 2的指标,所以,无法进行对比。

    2、对于高频的细节,有个别音频接口,是有意通过数字滤波器把高频的频响进行刻意提升的,如digidesign和RME的个别产品。所以,最好是可以拿到DUET 2的测试数据,否则,很难解释清楚你的听感。

    3、底噪在117dB以下,你应该是设置到24bit吧?16bit的回放,是不可能去到这么低的底噪的。若你能通过录音软件,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频响曲线、信噪比、THD即可),那就更好了。

    4、RMAA是没有OS X版本的,但应该可以通过回放测试所用的音频信号(例如1Khz信号),同事录音,来获得相应的指标。

    5、这类简单的测试,只要录音部分的指标不比回放的指标差,测试结果也是可以反映回放的真实指标的。那些说RMAA不能测试专业设备的言论,是很无知的。
  • 2011-07-19 19:55 匿名

    那我斗胆说一下我个人的主观听感吧,我用的监听是ADAM A7X,房间做过一些处理。播放的音质对比了我的BENCHMARK DAC1,新的DUET的中频比DAC1要稍微中性一些,相比之下DAC1的中频稍微有些重,DAC1能把人声推得往前一些,DUET会感觉人声稍微靠后一些。而DUET得高频太恐怖了,REVERB的细节已经超过DAC1,相比之下DAC1的混响声音稍微有点含混,而且深度没有DUET深。

    吧输出接到LYNX2的输入里(LYNX2的输入显示能显示到117DB),DUET的输出低噪在117DB以下。

  • 2011-07-19 17:14 匿名
    文章中标注的 驱动延时时间 有些长啊~~~~
  • 2011-07-19 17:14 匿名
    文章中标注的 演示时间 有些长啊~~~~
  • 2011-07-19 17:11 匿名
    IPAD 1代 有什么错误???
  • 2011-07-19 16:44 匿名
    先不管RMAA测试如何,musixboy的态度很认真和负责,先赞一句!
  • 2011-07-19 14:04 musixboy
    回复:因为没有Windows驱动所以我就懒得做RMAA测试了。。。不过你一说还真是,只是说它音质好,没数据,也没人信,那我就晚上回去补一下吧,弄RMAA,只是比较麻烦。。。米国制造是我记错了,原文已改
  • 2011-07-19 14:02 musixboy
    回复:老早写个Duet评测了。。。忘记了一代也是美产了,看了一下以前写的文章还真是2进的。。。我改一下原文。。。
  • 2011-07-19 12:37 匿名
    1、官网、代理商的网站,以及网上的所有宣传广告、枪文,都没提录音、回放的具体指标。why?
    2、貌似所有Apogee的产品,都是米国生产的。只有搭配的线材有可能是中国制造。
    3、说“音质、延迟、做工都是一等一”,没有指标,如何说明“音质”好?没有拆解,如何知道“做工”好?
  • 2011-07-19 05:58 匿名
    几个问题,首先DUET1也是美产啊,我就是从1代过度到2代的,1代的确是美产,没有疑问。其次,外接小接口也不是4进2出,只不过它是把XLR和DI分开了而已,实质上仍然是2进4出的接口。
    视频是用IPHONE拍的吧?要是能用DUET直接接电容的音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