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ifan 独家专访声音合成大神 Richard Devine

Neosinewave 发布于2015-08-11 3 评论


本文采访者胡岩鹏(a.k.a Neosinewave) 就读于荷兰,本科主修爵士钢琴,研究生专攻媒体类作曲和声音设计,演过先锋实验音乐,也做各种电子音乐,喜欢通过实践去了解不同风格音乐的技术和声音特点。以下就是他在荷兰有机会跟Richard Devine面对面交流做的采访。

这次有机会采访到Richard Devine完全是因为Kytopia举办的Stekker音乐节。Kytopia是在荷兰其中一个最大的Studio,坐落在乌特勒支。这里不单只聚集了很多的流行,爵士和HipHop制作人,也是合成器Sonar Traffic的据点,因此到这里录音也能有机会用到他们无数的合成器,最近也因为有Snarky Puppy的录音,Synthtopia的报道让他火热了起来 。

以下采访,H为胡岩鹏,RD为Richard Devine。

H: Richard Devine你好,很多人可能还不认识你,能先介绍一下自己吗?

RD: 大家好,我是Richard Devine,我最近的头衔应该是声音设计师和电子音乐家。我住在美国的亚特兰大。我有一半的韩国血统,我妈妈是韩国人,但是我只和家人回过韩国一次。我去日本反而比较多,而且在那也有很多粉丝,在韩国倒是一个粉丝都没有。希望将来我也会去那里演出,我同时也很希望到中国。相对于经常过来欧洲,我希望我能在亚洲也能更活跃一点。


Richard Devine工作室的一角

我做电子音乐已经25年了,而这25年间我有13年时间也同时在做声音设计。声音设计也是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我跟很多公司都有合作,从大型企业到小公司(Alesis,Access Virus, Akai, Ableton, Apple Arturia, CamelAudio, Dave Smith, Native Instruemtns, Izotope, Eventide, GRM tools, Korg, Clavia Nord, DigiDesign, Universal Audio, Spectrasonics, Roland, Propellerheads, Yamaha等等); 我也给iOS软件, 电视节目,电影,平板电脑设备,汽车广告,游戏做声音设计(Sony, Microsoft, Xbox Halo, Audi, BMW, Ford, HBO, Nike, Lincoln, Lexus, Peugeot, Dodge,CocaCola等) 。我的工作最特别的地方是我要在上述的各种不同情况下工作;同时我也需要接触很多不同的新技术,以及全新的乐器,因此我慢慢学会了如何把这些最新的技术充分地用在我的正常工作中。


Richard Devine最常用的键盘


因为家人的安排,我学了8年钢琴,然后自学鼓,吉他,贝斯。当我对音乐的喜爱程度开始加深,我就开始收集各种的唱片,家里现在有六千多张唱盘。同时也因为玩了11年滑板的原因,我受到了很多不同风格音乐的影响,先是Punk, DIY,然后渐渐我开始听HipHop。我发现自己很喜欢HipHop里的合成音色,就开始接触KRS-ONE, Public Enemy这样的艺人。当Industrial工业音乐出现的时候,我整个人被震惊了。因此在我音乐里,我喜欢使用HipHop的合成音色混合Punk的激进感,并加入DIY的手法。自然而然Coil,Einsturzende Neubauten, SPK, Skinny Puppy也就成了我的最爱,对我影响很大。从那时开始我慢慢发现Big Beat Manifesto, Jack Dangers这样的艺人,让我认识了Warp厂牌。在我16,17岁的时候,美国开始引进很多英伦的元素,Aphex Twin就是其中之一。听到他的音乐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的音乐跟我听过的所有音乐都不一样,无论是旋律,复合节奏,以及音乐的每一个部分都很独特,从那之后我就决定这是我做音乐的方向。

后来通过朋友送我的好几箱唱片,我开始听Morton Subotnick,John Cage,Stockhausen和其他很多的作曲家。 他们的音乐让给我学会去用不同方式思考和创作音乐。尤其Morton Subotnick的音乐对我有很大影响。他的作品就像声音绘画;相比我之前听到的都能很明显感觉到是采样器,鼓机,合成器做出来的音乐,风格也很固定。他早期使用合成器主要是用在现代派舞蹈的表演,用来表达各种舞蹈的动作。而在当时,希望使用Buchla合成器做音乐完全是不可思议的。用这种方式创造出来的音乐完全没有曲式的概念。Don Buchla和Morton Subotnick是很好的朋友, Don Buchla制作乐器很大程度是为了脱离12音体系的音乐,而Morten很清楚Buchla制作合成器的意图,并且也表示很讨厌用12音体系的键盘,对Moog合成器以及流行音乐也一点不感兴趣 ,他要做非常创新的音乐,我觉得像这样的组合是很有历史意义的。而对我来说,我的朋友Tim Adams就是我的Don Buchla,Tim教会了我很多基础的知识

H: 那你当时是有刻意去寻找这样一个人的吗?

RD: 可以说是的,当我在中学开始听Morten专辑的时候,我查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慢慢知道他和Don Buchla是怎么在一起合作的。同时因为通过常年使用模拟合成器,让我认识到了非常多跟合成器相关的人。

H: 这次主办方主要是邀请你来做模块合成器的演出的,现在模块合成器有那么强势的回归,不少人都在期待你的演出,而且使用模块合成器这个趋势也慢慢变成主流了。

RD: 对,我想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很多人都很感兴趣。模块化合成器跟电脑,传统器乐配器有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我开始使用它也是因为觉得有意思,有种探险寻宝的感觉。


H: 使用模块化合成器的时候你会做很多准备工作吧,比如说排线什么的?

RD: 对,是需要做非常多的的事先安排和准备的,也需要很多的逻辑性思维。这种逻辑性思维在我使用电脑软件的时候也会运用到, 昨天跟我朋友BT还聊到一个软件,这个软件主要是使用代码,几乎没有操作界面。

H: 你说的是CDP(Computer Desktop Project)?

RD: 对,CDP是一个以代码为主的音频处理软件,他有一些单独的操作界面,但是其他的功能完全是使用代码操作的。


Metasynth作品

H: 你也经常使用Metasynth吧?

RD: 是的,Metasynth是另一个我用了很多年的软件,它有加法合成,图像合成等的功能。但是相对于CDP也这个软件来说,Metasynth的界面就显得太漂亮了。使用CDP的时候,你只能面对一行行的代码,看不见均衡,没有频谱分析,没有各种颜色的图标告诉你音频文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无论是使用LFO,或做声音渐变,你都需要用代码来告诉CDP。你需要预先对这个音效有一个设计,比如说, 希望这个音效在3.5秒出现一个转折,紧接着振幅和频率开始变化等等。我们一般使用软件的时候,你只需要用他软件自带的运算法来处理音色(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操作界面直接使用软件的功能),使用CDP就不同了,它需要让你自己充当运算法的角色,去决定在什么时间节点使用什么功能,然后通过输入代码执行命令,最后得到一个全新的音频文件。对于习惯了视觉化软件界面的人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会很绕,而且不像其他软件那样能马上听到处理过后的结果,当然,有时候音色处理的结果也会很糟糕。

但是当你习惯这种思维方式以后,你会痴迷于得到最完美的结果。即使花无数个小时在上面, (Richard Devine使用CDP是很变态的,他会事先打开一个word文档,对每一个参数进行测试,然后找到每一个最佳发声点(sweet spot),并记录下来)。我跟很多人说过,我会用尽一切方法得到我想要的声音,不论是找廉价的小玩具,还是要去录一些像爆炸,火,工厂这些比较危险的地方。我会用尽各种办法去完成一首音乐,这需要比较奇怪的思维方式,有时候甚至是疯狂的想法。 完成的音乐有时候听起来感觉会很混乱没有什么章法,但是正是这种长期希望去发掘新声音的想法带给了我很多的乐趣。

对于我来说,我做音乐并不是为了出名或者赚钱。我本身是学视觉设计的,我本来一直以为我会成为艺术家,音乐只是一个兴趣,或者说另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而已。我完全是为了自己高兴去做音乐。当我在高中开始创作音乐,慢慢被一些厂牌留意到了,就开始演出了,可以说很多事情完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我并没有要刻意等待下一个划时代技术的到来, 就像我跟音频软件公司的合作也是一样。

H:比如说NI公司?

RD:对,但不只是跟NI的合作,模块合成器也一样,我其中一个最好的朋友Tony当时在设计模块化合成器, 他是现在最大的Eurorack模块化合成器的生产商之一,拥有MakeNoise公司。在他开始Makenoise公司以前我们就认识了,他当时在Moog工作。当他设计出第一个自己的模块让我测试的时候,我仅仅是在帮一个朋友测试他的硬件,我们一直认为Euroack会是很地下的,还常说“只有我们能用到这种那么炫酷的东西”。但就在一瞬间,所有人都开始使用Eurorack合成器。我们从来没有预计到这样的情况来临!我跟NI公司的合作也是一样,他们当时打电话给说觉得我的音乐很有意思,问我能不能帮他们做一些音色,我觉得很有意思就答应了。 其实在刚创立的时候,NI只是一家很有想法但是相当普通的公司,设计了Generator(Reaktor的前身)这样的软件,但是现在已经是软件界的500强,你甚至还能买到NI的股票。这都是我从来没想到的。因为有了这些经历,让我在跟其他每个人见面和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到保持谦虚和乐观的态度。
 


Reaktor工程文件


H: 我知道你也有给Omnisphere设计音色的经历。

RD: 是的,Omnisphere一间很棒的公司,我好朋友Diego Stocco也在那里工作,我一直以来也受公司老大Eric Persing的启发。他的声音设计从80年代开始就已经很有他的特点了,他当时在Roland做的音色设计让我启发很大。他的耳朵非常灵敏,能听到很多别人听不到微妙的变化。从他的产品你就能知道他希望达到的目标,无论是Trilogy,RMS,还是Omnisphere,他都能让这些乐器听起来很高大上。

H: 那你觉得要用非常有限的设备去设计omnisphere这样的音色有可能吗?

RD: 我觉得是可以的,很多我曾经做过最酷的音色都是在非常有限的设备下完成的。别人都以为我用了什么了不起的硬件软件,其实完全没有。我在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反而工作质量更高。就像我常说的一个例子,我朋友Curtis Roads用一个4秒钟的音频做出了一首6,7分钟的音乐,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棒的概念


声音设计作品Doppler Fly By

H: 现在在我自己用到的大部分软件上都能看到你的名字,看不见反而觉得奇怪。

RD:[笑]我确实被很多音频,键盘,插件厂商邀请去做音色。这些都是发生在我给NI做音色以后。

H: 你需要学习使用那么多不同的设备,能说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RD: 其实没有捷径,完全是靠时间堆积出来的。当我从厂商那里拿到一件设备的时候,里面连一个音色都没有。为了能做出体现这个设备特点的音色,我需要去弄懂每一个单独功能是怎么使用。当我开始知道每一个功能或参数都是怎么操作了以后,才会开始尝试把不同的部分联系在一起使用,让他们互动(比如说用lfo调制osc的音高);最后我再从整体来看怎么去使用这个设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找出这件乐器所有听起来最好的发声点(sweet spot),用来体现这个乐器的特点;我要在保留这个设备本身的特性的同时设计出实用性高而且音色全面的预设, 这个过程会非常棘手,有时候很具挑战性。因为要花上很多时间去实验,这个过程需要有很强的自律性, 当慢慢掌握乐器的新功能以后,才能做出体现这个功能的音色

H: 我知道你有时候喜欢用一件乐器做整一首歌

RD: 这是我开始使用新乐器做的一个练习 。我会把鼓,贝斯等所有的声音都设计出来。比如说我用Nord Lead 4写了一首作品(可以在Nord的Soundcloud上听到),我会用这种方式来检测乐器,然后记录下乐器的长处和短处。这个方式不但能更好地掌握一件乐器,也能迫使你在特定地条件下使用乐器,绝对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方法。
 


为新近键盘做声音设计


H: 当你每次开始给一件乐器做音色,有没有什么固定的工序?

RD: 作为声音设计师,我一定会把我自己的特点映射到我设计的每一个音色上,但是我也会兼顾到音色的实用性。比如我最近在帮Dave Smith的Prophet 6做音色,他们告诉我可以自由发挥;我跟他们说我一定会做有我特点的音色,但是在这之前我一定会保证你们有足够的Pad,String,Lead,Bass,Percussion,Arpeggiator,Texture,以及像白噪等的效果音色,我会事先都计划好,每个类别各做10个。我希望我有多样的音色用来显示这件乐器的特点和功能。不单只把我的个人特点加入进去,也能让用户觉得音色很实用并且听起来很有特点

H:那制做采样音色库和合成器音色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R:采样音色会有点不一样,我最近给SoundMorph做了一个UI(User Interface)的采样包。主要是因为我平时的工作需要给很多公司做UI的音色,但是我始终找不到一个很好的采样音色库。所以我就联系了我在SoundMorph的朋友,可以说做这个采样包完全是为了给我自己用。我也知道我很多做声音设计的朋友都很需要这种类型的音色。这个采样包有上千个音色,我还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制作过程中没有用上的音频文件,让他们也能剪裁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因为很多声音设计师一般都不会有足够时间去做每一层的音色,而是需要把自己做的音色和音色库的音色结合起来用。因此我做采样音色库主要是希望我自己或者其他人比如说像游戏公司拿到就能马上使用起来。

H: 对很多人来说,UI的声音设计是很难的

RD: 确实 ,当我跟不同客户去沟通的时候,他们都有不同的音色或声音要求去表达他们品牌的含义,可以说是他们独有的声音logo。比如说麦当劳音乐的特定旋律la,si,do,la,so;或者是因特尔的do,fa,do,so,这几个音一定不会改变,因此很多时候只能改变配器和音色;另外一些公司,我需要自己创作这个旋律,然后用合成音色或者原声音色铺底;还有的公司,我需要围绕着原有的logo来设计铺底的UI音色,举个例子,LG的life is good这个logo,它的背景是一个扇形展开图像,而LG公司一般喜欢使用很平滑的正弦波作音色,我的工作是给和这个扇形图案做UI设计, 这真是非常棘手,因为它给了你一个特殊的限制,只能用正弦波做平滑的的声音设计;如果你给我成百上千个正弦波(加法合成),我几乎可以设计出所有的音色,但是现在我只有最最基本的正弦波,因此我就只能从包络,滤波,这些方面下手 。当你参与各种类似的项目,就会有机会做很多你平时做音乐永远都不会做到的训练。

与此同时,你也会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了解声音,你会尝试从心理上去影响他人。比如说电子设备上一些用来提醒用户的简单音效,“连接,断开连接,启动,充电,电量低,正在加载”等等这些系统提示音,其实一般都是非常固定的音色,通过这些音色,更多的是从心理上给用户传达一种信息来提醒他们的注意。不仅如此,我还要想办法让这些音色能够在特定环境下具有足够的穿透力,这些环境可以是餐厅,机场,或者是酒店大堂;我也要考虑这些声音设计是在什么情况下播放,在这些方面花的时间远远比我做声音设计的时间要长!比如说我需要给一个指尖大小的单声道耳机做音效,而这个耳机上面其实一点贝斯音色都不能体现出来,或者是给一台扬声器设置完全不同电视做音效,都需要我花上数个星期的时间测试来达到最好的声音效果(RD通常都会从各户那里拿到相应的设备来做测试),我事先并不知道这些设备的频率响应有多宽,但是我要考虑到任何可能会用到这个设备的环境 。很多公司的产品是要被卖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因此这些音效需要被绝大多数人理解,所以我考虑的不再是怎么做出最酷的声音,而是更多的解决这些技术上的问题。



H:  就像是管风琴演奏的人每到一个新的场地就要重新去适应场地的延迟,或者说鼓手在有些固定演奏大厅演出的时候需要调整他之前的编排。

RD: 恩,每个地方的室内声场都不一样,所以为了每天晚上演出达到最好的效果,都需要做出调整。比如说你在一个房顶很高的演出厅演奏,你就会避免演奏有太多高频的音乐,而选择更多中频的音乐。因为有这些各种各样的情况,就对声音设计师就提出了很独特的问题,比如说你设计的音效是给电话用的,你就会考虑也许很多用户听到音效的时候手机还放在裤兜里;然后通过不同的测试去看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个扬声器发出更具穿透力的声音,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很多人都很羡慕我的工作,觉得我能一整天玩各种不同的键盘。但是他们不知道我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去找出各种解决方案来完成客户的要求。

H: 你要做这么多不同的项目,你是怎么整理你所有的工程文件的?

RD: 我有两个8T的硬盘,其中一个用来放我所有的采样/户外录音/工程文件。因为这两个硬盘都同时能链接云端储存,所以我能任何地方登入我的硬盘。我工作室的所有电脑也能无限链接到这两个硬盘上。我的iPad也能通过特殊的软件看到硬盘上的内容。我的电脑文件夹一般是根据客户名称和日期date/项目来分类的。因为跟客户工作时会有很多不同的修改版本,所以我一定会当天都备份,同时尽可能做到有条理一边能迅速的找到相应的工程文件。



H: 我们说一下你的音乐吧,其实我一开始认识你是因为你做的音乐而不是因为你是声音设计师。你在DetroitUnderground发的RISP我很喜欢,听起来比之前的音乐有更好的控制力了

RD: 谢谢,Risp是第一张我开始用模块合成器做出来的专辑,有很多首作品只用了模块合成器完成,因此声音感觉跟我以前的音乐都不一样。这是我音乐的一个转折点,当时我觉得我又得从零开始创作音乐了,但是经过这几年的使用,我现在做的音乐又开始像我之前做的音乐一样那么疯狂了,也越来越复杂。当然也是因为模块合成器相比电脑有更高的操控性

H: 可以说你的音乐一直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变化

RD: 是的, 我之前有12年的时间只专注在用电脑做音乐,我当时卖掉了很多模拟设备,觉得以后没有机会再用,因为电脑的功能太强大了,可以说电脑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很大。你看现在电子音乐影响力有多大,摇滚已经不是拥有最多受众的音乐,而是Deadmau5, Martin Garrix这些人,和无数的EDM音乐节,现在已经完全是不同的时代了。



H: 能说一下你创作音乐的过程吗?我记得你在某访问里提到,你会先录不同的采样和声音设计,然后把他们放到Battery和Kontakt里再编曲
 
RD: 用电脑做音乐的时候我会做很多准备工作的,就像做菜要准备很多材料一样(Richard Devine高中的时候在自家开的餐馆当厨师,当时他买到了EMS-Synthi,只要一有空就在厨房里拿出来倒腾)。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我会先把注意力放在声音设计上,有时候这个设计出来的声音会变成曲子开头的30秒;有时候我的声音设计元素已经足够能做3-4分钟的音乐了。

H: 那你一定准备了非常大量的采样和音色吧?

RD: 对,我会到户外做很多录音,然后回来做复杂的后期处理,我会让这些采样尽可能的完美,然后再把他们放在一起编曲。

H: 但是你怎么去保持音乐的统一性呢?

RD:  这是最难的部分,也是我创作中最纠结的地方, 很多人认为我只是简单地把选好的素材进行随机播放,但是其实所有的素材都是我精心挑选和制作的,我会花很长时间制作不同的素材然后把他们紧凑地结合在一起。有的时候一个声音出现在我脑子里,我知道能用在作品中,但是总是感觉还差点什么,我会不停尝试直到找到最适合这个乐段的一个音色。相比之下,使用模块合成器创作,我则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可以说这也是用电脑做音乐的缺点,因为你能花无数的时间去完善音乐中任何的一个元素,有时候你会花6-8个月的时间去做一首作品, 也有可能因为你不停修改和储存了无数个版本导致你永远不会发一首作品 。

而我在使用模块式合成器的创作时,我就不能像用电脑那样了。我需要把每一各参数都设计和调整到最接近我想法,然后把音乐录出来。很有意思的是,我录出来的作品量是我电脑作品的10倍以上,因为我没有办法像电脑一样把他储存下来,只要把线拔掉,所有的东西又得重新开始。因此无论是用电脑还是模块合成器做音乐都有优缺点。我也开始逐渐放低我对完美的执着,学会去接受如何在不能储存和没有预设的情况下工作。

H: 记得你在一个采访中提到相对于音频文件,你更喜欢在midi的环境下工作对吗?

RD: 其实我有很多作品都并不是用虚拟乐器完成的,我也有只用音频做的音乐;我有时候也会脱离DAW,在Supercollider或者是Max里做音乐,然后用像AudioHijack这样的软件把它录下来。所以每次都不一样。
 


Max/msp 作品


AudioMulch工程文件

但是说到使用midi,可能是因为我以前使用硬件设备的经历。我在90年代有很多midi乐器,我喜欢把他们连在一起用。我很喜欢midi的操控性,你能对一个采样做到非常细微的控制。比如说我把64个采样音色导入Kontakt,可以分别控制他的音高,ADSR,音高包络,我能控制采样的起点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给这些采样设计不同长度的循环,我能把无数的参数映射到这个采样上。因此相对于音频来说,midi对采样的控制几乎有无限的可能性。你当然可以把音频拖进Ableton,然后进行编辑,做Warp,但是这些都是需要手动操作的,并不像midi那么灵活。不但如此,当你使用Battery或者 Kontakt这些插件,你还会有很多比较高级的用法,比如像Kontakt有他自己的Script功能,你甚至能设计自己的算法去操控采样。

H: 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书吗?

RD: 太多了,嗯…Curtis Roads的书被很多人奉为圣经,他几个月前出了一本Rhythm In Electroacoustic Music,里面有提到我。这本书讲了很多不同处理节奏的手法,很有意思。有很多手法是非传统性的,书里很多提到的方式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用。比如说iZotope的RX4(音频修复软件),我常用它来修复音频,但是其实可以很有创意地使用它。我会导入一条带有合成音色,野外录音,等各种音色集合的音频文件,使用频谱修复(Spetrum Repair)功能来处理(这个功能一般是用来处理录音中鼓手鼓棒掉了,或者是咳嗽等的声音,软件会分析这个错误前后来对错误进行修复), 从而得到很不一样的声音;我也会把一个前后内容毫不相关的音频文件导入RX4,但是在这个音频在中间加入短小的静音的部分,迫使RX4用“错误”的方式进行修复,从而得到一些从来没听到过的声音。

Ben Burt是另一个对我有很大启发的声音设计师,他有一本书叫The Sounds of Star Wars纪录了他给星球大战的过程,当中包括录音场所的图片,使用的话筒等各种信息。这本书提到的很多声音设计其实可以很简单,比如把一个马铃薯袋在地毯上拖动来模拟风的声音。我跟很多人说,很多时候你其实并不需要做得太复杂,我有很多很酷的音效其实都是免费的,它们都能在我家的后院找到,我甚至不需要打开我的电脑或者键盘,只要带着话筒,它们其实就在你身边。我其实在话筒上花的钱远远多过我工作室里其他的设备。我有很多私人定制的话筒,接触式话筒,防水话筒,电容话筒,m/s枪型话筒等等

  

H: 那你现在每天工作中有什么不可或缺的设备吗?

RD: 电脑,声卡,音箱,还有Teenage Engineering OP-1,这是个很有奇特的音频工作站,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用。它既能做采样,也能是合成器,同时他的控制器还能控制电脑和iOS软件,比如说它自带的音序器。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奇怪的功能, 我想有这些我就足够了。

H: 我最后想问一下你最近在做什么项目?有什么值得大家期待的?

RD: 有太多了,比如说Akai的iMPC,游戏DOOM,Yamaha今年年底可能会发布的一个新品等等。我也在筹备我的一张模块合成器的新专辑。我现在手上已经有150首的曲子了,但是还不知道要发那几首。我这张专辑的曲子都是我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完成的,一般都在晚上,我想大家会喜欢的。在明年中旬,我还会有新的专辑发布,因为我正在使用几个还没面世的模块合成器,这些模块可能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的革新性。

H: 谢谢你这么有耐心的回答,期待你的演出,也希望你今后有机会来中国!

RD: 不客气,我也希望我的愿望能成真!

最后附赠一些Kytopia Studio的照片:

         

 


文章出处 http://www.midifan.com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3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