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诗乐专访:多亏了父亲的坚持

大晴 发布于2021-03-17 暂无评论

秦诗乐:作曲家,音乐制作人,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狮子座,从业二十余年,现居上海。

有些故事,经过时光的发酵愈发动人。 

数据显示,我们最近七零八零后读者的数量陡增,恰巧,这是一篇七零后八零初特贡——献给我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和那些渐渐模糊的岁月。 

请听《呼唤》- 秦诗乐



一、儿时

大晴:秦老师,您入行多久了? 

秦诗乐:最早做编曲应该是95年,那个时候我在上高二,家里刚好有台设备,我也对这个东西很向往,特喜欢,就开始做,那时候也接活。 

大晴:您高二就开始赚钱了? 

秦诗乐:赚钱的话其实更早,从初三开始。当然那不能叫做音乐。当时东北不让放鞭炮了,可是结婚要有气氛,比如新郎把新娘从娘家接出来的时候,放不了鞭炮怎么办?就需要乐队,我跟着父亲一块干。 

大晴:您在这个跑婚宴的乐队里负责什么乐器呢? 

秦诗乐:弹键盘。 

大晴:所以,您是从几岁开始学音乐的? 

秦诗乐:三岁半开始学钢琴这样子。


大晴:为什么从那么小开始?是您父亲有音乐方面的梦想吗? 

秦诗乐:对,完全是他的梦想,真的是。我爷爷奶奶不是搞音乐的,但我父亲因为喜欢音乐小时候考进了沈阳音乐学院附中。60年代初考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往往是老师看着你有音乐天赋就先招进去,至于学什么进去了再说。我父亲二胡拉了两首曲子被招进去。开学以后,有个老师跟他说,你对着我的手指吹一下,我父亲吹了一下之后老师就让他学了双簧管。可是,我父亲进入附中之后正赶上十年浩劫整个初中其实没上多久就断了的。等恢复了以后,他进到当时的样板戏学习班,学习样板戏。后来改制以后样板戏学习班变成了当时的辽宁歌剧舞剧院,我当时就是在辽宁歌剧舞剧院的大院里出生的。 

大晴:小的时候您应该也不爱学琴吧。 

秦诗乐:完全是被逼的,当父亲看到我刚出生看我第一眼的时候就对着我说,这个人就是未来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对我的期望太大了,那个时候父母真的就是望子成龙,就是奔着培养钢琴家去的,所以我从三岁开始练琴就没有停过,一直到考大学,当然后来主要是学作曲。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已经痛苦到极致了,我对我爸说我去学双簧管也行,或者我好好学习就是不练琴了行不行?我真的不想练了,太痛苦了。然后我父亲根本没管我,直接把门一摔就走了,然后我就哭,哭完了哭累了上床躺着睡着了,好像没过多久我爸回来,说哭好了也休息好了,继续来练。就是这种状态。 

大晴:可能您人生的很多幸运就是因为有过这样的“痛苦”。 

秦诗乐:其实到了今天我也这么想,确实感谢我父亲。我奶奶说他这个人就是一条道跑到黑,反正他认准这条道了,任谁也弄不过来。你看这个让人痛苦到什么程度,当时我特希望家里停电,这样就不用练琴了,可是父亲会准备两支专用蜡烛谱台一边一个点然后照样练。当时很恐怖的是,他是懂音乐的,我糊弄不了他,练琴的时候他就坐在旁边,我如果有错两次以上,他就会打我,打的鼻子出血了,怼着两个卫生纸,然后继续再练,哭唧唧的还在练,你说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创伤?今天想来,其实爸妈也是真的不容易,说实话,因为我现在也当父亲了,我儿子现在也是在学音乐学钢琴,我也能感受到父母对孩子那份期望有多么大! 

大晴:您现在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会相对温柔一点吗? 

秦诗乐:说实话真的没有温柔,还是像我父亲对我一样严格,当然没有那样去打他了。好像真的是这样,我觉得不是在逼孩子,是在逼家长。是家长能坚持下去,孩子就能坚持下去。像我这种叫什么?文艺团体职工二代吧。八十年代正好是中国学琴热,我们整个大院的孩子都在学乐器,不是钢琴就是小提琴,但是最后大院里能够坚持学下来的没几个人,因为家长坚持不下去了,孩子练琴这事对家长来说也很痛苦。


大晴:为什么您后来从钢琴转到了作曲呢? 

秦诗乐:毕竟练了那么多年的钢琴,各方面能力也不差,到了要考初中的阶段了,我父亲就想让我考沈阳音乐学院附中,那是1991年。 

然而,很遗憾、也是命中注定,考试的时候,我弹的其中一首钢琴曲《谷粒飞舞》,一个从来不会弹错的地方,我竟然连续弹了四遍都没能连下去,结果就没有考上。当时我心里很不服的,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的,其实正常发挥是没有问题,但没办法。我父亲心里很明白,竞争太激烈了,又能有几个当钢琴家的?其实父亲是非常喜欢作曲的,八十年代初他和我一位伯伯两个人一起写了一首管弦乐作品叫《雷锋组曲》,还获得了当年国家办的第一届管弦乐作品比赛的优秀奖,他从自学到后来的专业学习,后来还担任了辽宁歌剧院创作室主任。所以,他很希望我也去搞作曲,就在我初二的时候给我找了音乐学院的作曲老师——隋立本先生。

大晴:转到作曲以后,练琴应该没有像之前那样痛苦了吧。 

秦诗乐:我考附中没考上之后,家长突然就不逼我练琴了,我自己反倒觉得有点可惜,练了那么多年,突然不让练的时候我其实还有点恋恋不舍,有点不习惯。加上我去了普通中学,我因为会弹琴这事被赞扬了很多,被羡慕了很多,让我发现在音乐方面我是可以得到成就感的。而且那时候正好有一个世界著名的流行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出来,他鼓舞了很多人,他让我对弹钢琴这个事有了意识的转变,你也知道,我们哈侬音阶、车尔尼练习曲、巴赫赋格等这些相对来说很枯燥,那个年龄段孩子是体会不到艺术的这种深度的,听到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时候,我跟爸爸说你给我买一本他的琴谱吧,我想自己练。


大晴:您刚学作曲的时候都在写些什么歌呢? 

秦诗乐:特别有意思,90年91年,流行歌曲开始进入到我的生活里了。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楼上有一个比我大一两岁的哥哥,他爸爸也是作曲家,他买了很多磁带,小虎队的、童安格的、谭咏麟的……我们就一起听,感觉哇好厉害、这个好好听哟,成天就嚎“蝴蝶飞呀~”,那时候对流行歌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 

但因为我们是学传统作曲,包括考试的体制不会让你写流行歌的,所以我一开始写的大部分是民族风格的、热爱国家的这种正能量歌曲。我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我记得我写了一首民歌,五声调式,我给我同桌听。我同桌不是学音乐的,他听完以后完全没反应。我当时心里还想,怎么,你不觉得我写的很好听吗?后来一琢磨,人家喜欢的是四大天王,这是两个领域。从那开始,我就开始学着模仿四大天王的那些流行歌。

当然,当时写歌还在另外的一种外力促使下,就是,我开始喜欢女孩了。

大晴:啊~在那情窦初开的岁月里…… 

秦诗乐:哈哈,对,因为喜欢哪个女孩儿,就想着我给她写一首歌,失恋了也会写,哈哈。琢磨琢磨再自己填词,再模仿模仿别的流行歌的和声,自己边学边写。 

大晴:您给您太太写的歌发表了吗? 

秦诗乐:别提了,说实话没给她写过一首。她自己也问,你怎么都没给我写过歌呢?我说可能我们俩恋爱结婚都太顺畅了,都挺美好的。我原来都是被人甩了才写的。哈哈哈。 

大晴:那您跑婚宴,接活儿是怎么一回事呢? 

秦诗乐:因为父亲在管弦乐队里吹双簧管没有什么出去挣钱的机会,家里条件也不富裕,他就自己开始学萨克斯(管乐器都是相同的,学起来相对容易),当年有个职业行话叫“伴宴”,就是人家在下面喝酒吃饭,乐队在小舞台上演奏音乐或者唱歌,在舞厅给人家伴奏,我父亲是那个乐队的头儿。到我上初三,他说你也可以跟着我一块儿上,咱爷俩可以挣两份钱呢。所以我跟着我父亲学了点即兴伴奏、和声走向,然后他吹萨克斯,我弹琴,当然还有其他几个乐手叔叔一起。

 

大晴: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编曲的? 

秦诗乐:伴宴的那里有一个电子琴,还有一台合成器,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合成器。里面有很多美妙的音色,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再加上电子琴就是双排键了,上面弹弦乐或者PAD音色,下面弹钢琴,就很有意思。后来这个夜总会倒闭了,欠我们钱,我就把那台电子琴给兑回来了。合成器有些贵,没兑成。我当时写歌,都在钢琴上自弹自唱,有了这个电子琴开始,我就想着我也可以做做伴奏带,那时候还不叫编曲,就是做伴奏。不过拿那个琴做,只能录五轨,而且只能录几千个音符,所以经常做到副歌部分就存不下了,很痛苦。 

正好在那个年代,我父亲他开始写很多电视剧音乐,写完电视剧音乐会专门找一个人做MIDI。其实做MIDI,这个叫法是一个很无知的叫法,但当时都那么说的。就是他写好管弦总谱然后找一个专门玩合成器的人做(MIDI),然后再把合成器搬到录音棚里去录音,再加入真实的乐器,大概这么个玩法。所以后来我父亲想,这个钱我能不能不给他挣了,咱自己来行不行?然后我父亲就去了北京一个多星期,连学加买,就让我拥有了第一台合成器。我是我们那个大院里面最早拥有合成器的,我当时觉得这太牛了,这大玩具太棒了,能实现我所有的想法,刚买回来的时候我两天没睡觉在那编自己的歌。其实我那个时候也不太会编,就是模仿四大天王的歌啊,王杰的情歌啊,人家里面的鼓是怎么做的呀,贝斯是怎么弹的呀……说白了就是扒带,就是这么开始玩起来了,所有的练手都是从作自己的歌曲开始的。

等我高三毕业的时候,就有人来找我做伴奏。他是一个业余音乐创作者,是图书馆的老师,超级热爱音乐,问我做伴奏多少钱,我说我也不知道该收你多少钱,你要做几首呢?他说一百首,我当时吓坏了,我说你怎么会写这么多歌,你把歌拿来我看看。后来我发现100首里面大概能挑出来的不到10首,因为基本上都是雷同的,我说我也别给你做太多就先做4首咱先看看。我给他做了4首,收了一千块,250块钱一首,这是我做编曲的第一单。

大晴:您赚得不少呢吧?我不太了解那个年代的行情,感觉好像1000块挺多呢。 

秦诗乐:是吧?应该不多的,我也不太了解当时的行价,因为我也没入行。我就记得我说你先预付我一半的钱,500块。然后第二天我就拿着这500块跟朋友去大连旅游了,旅游回来才开始编的。 


二、越来越幸运

大晴:聊聊您跟上海音乐学院的缘分吧。 

秦诗乐:我其实不是一个应试型选手,初中考附中钢琴落榜,考高中过程也不是特别顺利,强强巴巴进了(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学作曲,但是我考学的命运越往后越好。当然我父亲对我的期待一直是很高的,觉得我儿子肯定要考到北京或者上海。我也特别幸运,1996年的时候,当时杨立青老师也是上音作曲系主任兼副院长,他在作曲系里面创办了一个专业叫“音乐音响导演”。他跟我父亲说这个专业就是培养懂音乐的录音师,以后就是干和录音、制作相关的行业。我父亲一听觉得太好了,因为我一直就在自己编东西。我记得我来上海,我父亲陪着我,我是第一次坐那么远的火车,32个小时。面试的时候老师们问我,作曲和音响导演两个专业如果都考上了你选哪个?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学音乐音响导演、我就喜欢这个专业。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吧,直到后来我回想总结了一下,从我3岁开始学钢琴的启蒙老师再到我附中与大学的作曲老师,最后到我的博士导师,全部都是在上海学习或进修过的,缘分呐! 

大晴:所以您是上音“音响导演专业”第一届大师哥。 

秦诗乐:对真的是第一届大师哥。当时就招了4个人,后来又转过来一个,一届5个人,而且都是男的,没有女孩子。进了大学我真的实现了一些梦想,我想从事的这个东西我能学习到,还能与很多大师学习,我觉得这是特别幸福的一件事,我大学生活过得特别充实和开心。其实那个年代上音建系经费并不多,不像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一来就有这么多设备。那时候上课,安栋老师都自己从家里带CD机给我们听音乐。我上大三的时候我们专业才有了第一台电脑。因此,我们当时跟作曲专业的一模一样,学和声、学作曲四大件,该练琴练琴,该写管弦乐写管弦乐,还有一些重奏作品,我们叫学院派作品。当时教我们这个专业的老师是安栋老师,他可是编曲界大咖,也是我的偶像;教录音的是胡桃源老师,也是非常有名望的老录音师;教我们作曲的是现在上音作曲系系主任周湘林老师;该学的东西都学到了,很全面,我真的挺幸运。


大晴:秦老师您在上音毕业后就直接留校了吗? 

秦诗乐:对,我是越来越幸运。我97年念的大学,01年毕业,01年毕业就留校工作了。当时这个专业正好需要培养青年教师,为了之后这个专业的发展,储备师资力量,我就有了这样的机会,然后非常顺利的留在音乐学院里做老师了,现在算起来,整整20年。 

大晴:秦老师,上音“音响导演”专业相对来说好考吗?这20年有什么变化吗?尤其在招生要求这方面。 

秦诗乐:我毕业的时候还是作曲系的“音乐音响导演专业”,到了03年这个专业独立出来,建立了音乐工程系,我的博士生导师吴粤北先生是第一任系主任,重新调整了招生的方式方法,我们那一届招了4个,后来到10个,现考试的内容也有变化,但是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大晴:现在一个班有多少个学生? 

秦诗乐:本科招进来15个,还是很少的。你看最近正好刚刚招生考试结束,今年参加考试的好像有100多个人。 

大晴:是不是基本上把目标定在上音的同学,本身就都很有竞争力了? 

秦诗乐:也不是这么理解,虽然报名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有实力,能够在考试里拼一拼的孩子,大概只占三分之一。如果说从来没有针对性培训过,只是报个名,录个视频试一试,能够考上的几率不会太大。因为我们专业的门槛相对还是比较高,要学习很多专业性的科目,涉及的知识量很大,对孩子的音乐素养要求也比较高,这还是需要学生去全力备考才行。



三、学术音乐和应用音乐

大晴:您在上音工作以后,平时都在做什么类型的音乐呢? 

秦诗乐:是这样的,我虽然现在在音乐工程系,我们系是偏应用型的音乐人才培养的,但我毕竟自己从小学习传统作曲,传统作曲这个东西我也觉得挺好的我不愿意丢,但是应用音乐我也愿意做,所以我比较跨界,学院派的和应用型的音乐我都在做。最近是因为我们有创作任务,五月份有一个管弦乐队的作品要演出,最近我在专心写这些。除此之外,我平时也接商业的音乐作,像影视音乐我做的多一些,但是时间精力有限,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教学当中去,所以在做应用音乐的精力投入上毕竟就少了很多。 

大晴:秦老师,做学院派作品和做应用型的音乐,在心态上有什么不一样? 

秦诗乐:每一个创作我都是非常投入、用心的,这是肯定的。但是在写学院派作品的时候,相比商业音乐,创作角度不太一样,心态上确实不太一样,总感觉你要写一个很伟大的作品的那种状态,是带着某种使命感的创作,心里的那种气息也会很大,哈哈。当然也不是说创作商业音乐就不用心不投入,只能说创作两类音乐的心态不一样。作商业音乐时总会有种赶活儿的状态。 

大晴:商业音乐或者说应用音乐方面,您喜欢做什么类型的? 

秦诗乐:其实我都喜欢,但更喜欢的是一些配乐。是这样的,我最早在上海接活的时候,真的是感谢安栋老师,是安栋老师带着我一起做编曲、做广告音乐,后来又带着我做一些影视剧音乐。我写电视剧音乐是有一些基础的,因为那时候我父亲也在做电视剧音乐。说实话,我现在不太喜欢专门给别人的歌做编曲,因为我无法对别人的作品特别的投入去编曲,不知道为啥,心态有些排斥。我觉得编曲这个职业其实挺讲究体力的,做职业编曲,年轻的时候还挺得住,整天熬夜改来改去,像我这种四十多岁的人,我觉得我已经不能胜任职业编曲这个角色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进入到那种职业状态下,我毕业以后没太想靠做这个养家糊口,虽然那时候生活拮据的情况也有,但是毕竟不像北漂的那一拨朋友压力那么大。所以,我现在也比较挑活儿。我一般是本身我觉得不错的,或者关系特别好的,再或者性价比比较高的活儿我才做。其实那个时候也编过很多流行歌,但是没有太有名的歌手。 

我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带着我,帮助我。包括后来遇到谭盾先生,他当时做冯小刚的电影《夜宴》,我帮他制作了很多东西,然后又跟他做了少林禅宗音乐大典一些纯音乐的作品。后来我就自己接电影、电视剧,现在也有一两部电视剧在写。


大晴:电视剧配乐和电影配乐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秦诗乐:创作的方式方法不一样,流程完全不一样。通常,做电影配乐是等电影的视频基本上剪好以后,作曲对着视频来创作。电视剧并非这样,我写了很多电视剧音乐,先不说我没看过整部电视剧,甚至包括剧本我都没有完全的看过,是了解了剧情梗概后和导演沟通好,就已经开始创作起来了,然后边创作边修改。所以呢,电视剧配乐相比电影音乐的创作方式方法与流程不一样。 

电视剧配乐里最重要的除了作曲其实还有音乐编辑这个工作。比如我们写电视剧音乐的时候,不同的情绪写个一二十条,不同的配器写个一二十条,你创作了很多的音乐,不一定符合所有画面,需要音乐编辑非常恰当的把这些音乐放到某些片段里;如果音乐编辑做得好,事半功倍;如果音乐编辑没编辑好,就会让人感觉这个作曲不行。当然有时候音乐编辑的工作也是作曲在做。我们看到的一些优秀的英剧、美剧,他们其实是按照电影的流程来制作的,所以比电视剧音乐的效果会更贴切更具体。 

大晴:电视剧导演是不是对电视剧片头片尾曲的要求相对更高一点? 

秦诗乐:嗯,也可以说是电视剧插曲,现在有很多电视剧片头片尾用的是纯音乐,但会有很多的剧中插曲。 

因为电视剧这种传播形式与电影不太一样,电视剧播放频率非常高,他们知道这个歌曲可能会反过来带动电视剧的传播,比如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两首歌,一个是《西游记》里的主题曲,一个是我小时候的一部长达50集的电视剧,《渴望》“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那时候只要看,就得从头到尾听一遍的。所以对片头片尾歌曲的投入与重视程度可能比配乐更高,有时候一首歌词、曲、编、录、混一套下来甚至可能要几十万,有的比整个电视剧纯音乐的费用还要高。当然也有直接买现成的经典歌曲的使用权来用的。 

大晴:您做配乐的时候写片头片尾曲吗? 

秦诗乐:曾经做的一个电影,叫《东莞女孩》当时写了片尾曲。还有最近几部电视剧也有两首,最近写的但还没上映,可能今年会上映,到时候音乐平台也会上架了。 


大晴:我有时候会觉得我们做影视配乐的老师蛮委屈的,我经常看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时候感觉到,天呐,这里万一没音乐就完蛋了,就尴尬死了。某一些很火的电影电视剧也给过我这样的感觉,音乐真的帮忙遮盖了很多影视本身的瑕疵。可是很多观众不一定能关注到这一点。 

秦诗乐:确实是这样的,大部分人通常不会在乎这个影视作品里的配乐是怎样的,有衬托就够了。当然我们搞这一行的会特别注意这里面的音乐,但普通的观众可能不会有这方面的意识,甚至有可能根本听不到音乐。其实包括很多制片人从投资的角度上,在影视作品音乐上的预算是非常低的,甚至不找作曲家,而是直接购买版权音乐进行贴片,这也是很无奈的现实。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整体的文化认知,对音乐方面的重视程度的改变等等,这还需要慢慢等待,当然,我们作为音乐创作者也要继续努力。 

我觉得做音乐搞创作的人,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热爱音乐对吧?有的时候真的不是那么在乎费用,只要能有好的机会做,就会很开心,咱们叫玩音乐对吧?我对我的学生也在说,其实没办法把它完全当成一种赚钱工具,这样就写不好音乐了,你爱音乐,玩好它,就能创作出一个更好的作品来。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的好朋友,也算是我师弟了,咱们上音毕业的常石磊,现在也是国内非常有名的制作人与歌手了。他上大学的时候就能光着脚丫子在校园里走来走去,大热天带着个大耳机每天在听。他就每天沉浸在他喜欢的音乐里,可以不吃不喝,每天做音乐,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这是他最开心的事。这才是对的,这样总有一天会写出好东西来的;没有这样的热爱,我觉得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大晴:上音毕业的学生们,有多少的比例还在做音乐呢? 

秦诗乐:这个问题我真总结过,大概算了一下,我们以前每年招10个,现在15个,也将近二十年了。真正干这行能坚持下去的也就百分之三十,剩下的都改行了。 

各种各样的原因,首先一个,每个人都要先考虑生存,你也知道做音乐制作的没有什么大富大贵的人,挣不了太多的钱,全靠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光有热爱也不行,因为得先活着。所以可能为了吃饭找到了一个比这赚钱多的事,就改行了。 

第二个,能够进入上音的这些孩子们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发展的期待值是很高的。他们往往希望孩子进个国有事业单位找个铁饭碗,或者至少进个正经单位对吧?但音乐制作这个工作往往不稳定性很大,很多都是漂着的状态,很少有家长会说你就先混没关系。我们知道这个圈子很小,但是真正做得好的人坚持下去才能磨出来,要挺个三五年不在话下,很多人是挺不住的。 

还有一些情况是我们专业的孩子后来考研究生考博转到了其他专业。还有一批人是他们在进来的时候就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是家长说这个专业可能工作好找一点,然后进来了。进来之后发现,这根本不是我爱玩的东西,根本是我不想要的,所以可能在大一大二他们自己就已经决定放弃了。 

我看您采访了很多人,很多是在外“漂着”的,他们是真的爱,一直坚持着,有多少活我都干,可能1000也干、500也干,给我200我也干。他们不是找不到别的赚钱的门路,就是因为喜欢,就是因为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下来。我可能比较幸运,我有稳定的工资,但是有得必有失,我做应用型的东西就没有他们那么多,我能遇到的机会没有他们多,我受的限制相对也比较大。不过我也没觉得这样不好,因为这恰好是我追求的,我现在做的也挺快乐。 


四、与儿时《再会》,《呼唤》明天和从前

大晴:您太太是从事音乐工作的吗? 

秦诗乐:对,她是我们学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第一届毕业生,那一届收了3个人,她是其中一个,后来她也毕业留校,她在音乐戏剧系从事声乐艺术辅导工作。 

大晴:这些年音乐剧发展得怎么样? 

秦诗乐:这十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至少我觉得上海的市场比较好,各方面都有上升的趋势,包括制作水平、票房、还有很多音乐剧扶持的计划等等。 

大晴:您家小朋友现在在学钢琴,您怎么看待小朋友参加音乐类考级这件事呢?我这几天看到关于两会的一个报道,李心草老师在建议调整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李心草指出,“学琴为考级,考级为拿证”是绝大多数琴童和家长的学习原则,教师的日常教学常常急功近利。他建议认真论证考级的教学大纲制定、曲目制定及最后的考试方式制定等,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现状,不如取消考级。) 

秦诗乐:说实话这方面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我做上海音乐学院考级的评委多年了。里面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孩子音乐考级这件事,可能因为证书有什么用,也可能是因为家长相互之间面子的问题就导致了考级里面很多混乱的现象,比如有一年我去做评委,一个孩子考十级,弹完我问他你练了多久怎么来考十级?他说三年。他只弹了三年,速度连车尔尼849的水准都达不到,就开始弹肖邦考十级,这不是笑话吗?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家长的攀比心理,你家姑娘考几级了?我家儿子8级了!然后大家你学我也学,你考我也考,其实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可能十级考完就完事了孩子这辈子再也不学了。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部被抹杀了,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都改变了,你看,这多可怕啊。 

本来考级的目的是对孩子学习乐器成果的一个认定与认可。但现在却背道而驰。所以我个人不建议孩子非要考级。很多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人家问我你钢琴几级,我就说你要记住那个叫钢琴业余考级,那是业余的。我当时勤工俭学教了很多要考级的钢琴学生,有段时间一天能教十几个,到了晚上我都会吐,根本吃不下饭去的难受。后来我就说如果你的孩子想要跟我学钢琴,你别想着考级,要是为了考级来我就不教了,因为考级对你的孩子没有任何的帮助。为了陶冶情操,或者多一门手艺OK,但为了那个证书,造成那么大的心理负担,对孩子学音乐非常不好。考级这个事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你看国内引进英皇系统的考级就很好啊。但,确实,像李心草老师说的,我们的考级应该改革了。 

大晴:您家小朋友学琴有没有像您小时候那样痛苦。 

秦诗乐:说实话非常痛苦,咱们俩通着电话,他正在隔壁练琴。像我儿子我也没办法,也是硬逼他,童子功不练不行,像我太太小时候也是不爱练琴,是到了初中的阶段才自己醒悟过来,开始喜欢了,我也是这样,多亏了当年我父亲的坚持。


大晴:像您现在感谢您父亲一样,儿子以后一定会理解您的。 

秦诗乐:是的,我相信他一定会!我给您一部我个人的作品听听,我觉得是我特别有情怀的一部作品。这是我大学本科毕业作品中的一部,名字叫《再会》。我儿时练钢琴,我父亲经常用单卡录音机给我录音,这部作品里我就引用了当年录音里的一些原始片段做动机:六岁的时候自己报幕然后开始弹钢琴曲。这部作品挺感动我自己的,我一听到就能想起童年的回忆,回忆起我父亲陪我练琴的情景。后来,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写了另一部作品,是相对学术性的电子音乐,名字叫《呼唤》。这一部里,我用了我儿子从出生到三岁之间发出的一些声音素材。其实我还想写第三部,但是第三部用谁的声音呢?我曾经想用我父亲的声音。父亲在14年突然离世了。当然我想也不一定用他的声音,可以用一些跟他有关的元素,一些动机来创作,现在我也在构思当中吧。    

请听《再会》- 秦诗乐

(秦老师对以上两部作品的介绍讲得特别好,文中我只做了简单的总结,我把秦老师讲解的录音直接给大家听一听吧。)

文章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prsx4ZlzZV8chi3VCxxrPw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