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什么是音乐的色彩?

陈沛宇 发布于2023-02-16 暂无评论



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类的乐器?首先排除音域,因为理论上来说仅需几个乐器就能完整覆盖人类的听觉范围。在交响乐中,甚至有许多乐器的音域是互相覆盖的。所以真正的答案是乐器的音色,更多的乐器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音乐色彩。

那么,什么又是乐器的音色呢?通常来说,音色指的是乐器或乐器组的声音特质,从声学角度来分析,音色取决于乐器的泛音列以及其他频率的组合。音色是我们辨认乐器的重要信息,例如小提琴和单簧管演奏相同音高的音符,产生的音色差别非常大。甚至即使是同一类乐器也会有不同的音色,取决于制作工艺、材料,以及演奏者的水平,两把大提琴都可能听起来很不一样。

乐器的音色主要取决于乐器的发声原理和发声材料,所以我们由此入手把乐器进行简单的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的色彩。


不同的乐器色彩

我们将主流的乐器分为以下的五个类别:

  1. 无音调的打击乐
  2. 带音调的打击乐
  3. 弦乐器
  4. 管乐器
  5. 电声乐器


1.无音调的打击乐

鼓、打击乐通常拥有非常广的频率范围。低频有定音鼓、大鼓、太鼓、底鼓等。中频有军鼓和其他小型打击乐器。高频主要是各类金属材质鼓,例如镲、锣,铃等。

乐器本身的材料,以及击打乐器物体的材料,决定了最终的音色。以军鼓为例,使用响弦时,震动来自鼓皮和响弦,鼓皮负责清晰的基频和中频信息,响弦负责了大部分高频。下图展示使用和不使用响弦时的频谱:


使用响弦的军鼓频谱图


不使用响弦的军鼓频谱图

鼓皮的松紧也会影响音色,因为基频会发生变化,带动整体频谱发生变化。


2.带音调的打击乐

有些乐器虽然归在普通意义的“打击乐”中,但实际上却是带音调的乐器。例如刚舌鼓、木琴、钟片琴、马林巴等,它们的发声方式也为自身震动发声。


刚舌骨具有更清晰的泛音列,因此音调更明显。

这些乐器的音色取决于本身的材料,击打工具的材料,以及是否含有额外的共鸣系统等。例如卡林巴琴就有一个特质的外壳,用于柔和音色,如果去掉特制外壳,那么音色会变得比较刺耳。又例如马林巴琴,通常用软锤击打,但我们还可以使用硬锤击打甚至弓来拉动,产生完全不一样的声音。


马林巴用不同方式演奏同一个音符,上图为弓。


马林巴,硬锤。


马林巴,软锤。


3.弦乐器

弦乐器指震动物体主要为弦的乐器,所以包括提琴类,也包括弹拨类。例如小提琴、吉他、琵琶。演奏方式的不同首先就会产生很大的音色区别,然后除了弦本身的材质之外,还和共鸣腔体有很大关系。在吉他大类中,古典吉他由于使用尼龙弦,就和使用钢弦的民谣吉他产生明显的音色区别。同样的,提琴也会选择尼龙或钢弦,适应不同的音域。因为从原理上看,越紧密的弦共振越好,音色更洪亮。

弦乐器的共鸣腔体会对音色也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很多弦乐器的弦基本上是一样的,但由于腔体形状和材质的差异,成为了完全不一样的乐器。关于小提琴的琴体还有个有趣的说法,从1645到1750年生产的小提琴由于使用了寒冷气候生长树木的木材,拥有极具个性的声音,因为寒冷环境的树木生长的更慢,最终木质更紧密。另一个例子是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它闻名于独特的造型和做工,造就了一代传奇。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乐器的基频,弦乐器的基频会影响到第一感受。例如大提琴的音域较低,基频较低,那么产生的泛音列就会更丰富一些。小提琴音域高,基频也高,留给泛音列的空间也较少。所以大提琴会天然比小提琴更饱满一些,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木材、弦、设计思路。


大提琴频谱,基频低,泛音丰富。


小提琴频谱,基频高,声音较薄


4.管乐器 

管乐器是由空气驱动的乐器,例如木管、铜管,管风琴等。其中管风琴是最能代表管乐器特征的乐器,管风琴使用单个空气驱动装置,但通过激活不同的管道来产生各种各样的音色。管风琴乐手会操作许多键盘和踏板,来控制许多组管道,有些管道组会直接作为泛音添加到已存在的基频中,产生更多的可能性。管风琴的许多管道听起来和单独的管乐很类似,如果只讨论频谱上的音色,那么管风琴既可以发出长笛的声音,又可以发出长号的声音。


管风琴模仿单簧管频谱


管风琴模仿小号频谱

单独的管乐器由人的气息推动,和管风琴相比可以表达出更多的情感。乐器的音色不仅仅是频谱上的变化,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5.电声乐器

电声乐器指的是所有电子设备参与的乐器,合成器是最有代表性的电声乐器,因为完全是由电子线路产生的声音,但增加了电子效果器的电吉他也是算在电声乐器当中。

由于电子设备的可能性接近无限,所以无法从频谱上分析电声乐器的音色。电声乐器可以做到世界上最纯净的声音——正弦波,也可以完美产生最“饱满”的声音——白噪声。常见的合成器是减法合成器,指的是生成音色后通过滤波器“减去”一部分频谱,来达到不同的音色效果。理论上合成器可以模仿任何乐器的声音,但仅能做到模仿,现实世界的各类不稳定性目前合成器还无法完全模拟。


总结

音色是音乐的重要部分,但目前的音乐教育在初期很少谈论音色这个问题,只是停留在音符上,乐谱上。而且我们形容音色的词语也偏抽象,如“明亮、温暖、闷、饱满”。这些词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定义,但我们也不具备看到频谱图就能感受声音的能力。因此音色在音乐中一直不被重视,特别是西方音乐痴迷于和声的搭配,在节奏和音色上缺乏创造力。一个非常熟悉自身擅长乐器的演奏者,一定是非常注重乐器的音色的,他们写出的曲子也一定会考虑到更丰富的色彩。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起音乐的色彩!



本文出自《midifan月刊》2023年02月第203期

 

可下载 Midifan for iOS 应用在手机或平板上阅读(直接在App Store里搜索Midifan即可找到,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直接下载),在 iPad 或 iPhone 上下载并阅读。

 


文章出处 https://magazine.midifan.com/detail.php?month=2023-02#21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