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无线音频指南,第 4 部分:接收
本系列组成的文章探讨了无线系统的一些重要原理、可能性和局限性。本篇为第四部分。前几篇可点击以下链接阅读。
专业无线音频指南 - 第 1 部分:无线传输和射频范围
专业无线音频指南 - 第 2 部分:音频前端
专业无线音频指南 - 第 3 部分:模拟系统
频率调谐
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传输频率调谐方面必须非常稳定。以前,这两种设备都是由晶体控制的。最初,每个频率使用一个晶体,后来则使用单个晶体作为所有频率的参考,因为它的谐振频率非常低。从物理上讲,这需要更大的晶体,其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抵御热量和冲击等外部影响。
在规范中,诸如XO(晶体振荡器)、合成器调谐或PLL(锁相环)之类的术语描述了用于确保多个发射器/接收器频率的电路。如今,振荡器通常基于数字生成的频率,这使得它们对温度变化和物理冲击的免疫力更强。
接待原则
接收采用多种原理。这些方法已逐渐变得更加复杂,以避免在覆盖区域内出现接收不均导致的信号中断。
接收天线周围的物体可能会造成单次反射。不幸的是,单次反射可能导致信号中断 —— 因为如果反射信号与直射信号异相,载波就会被抵消。
最简单的接收器设置由 “一根天线 + 一个接收器” 组成,这种配置可应对绝大多数任务。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一个接收器上使用两根天线。但是,这要求天线之间不能直接相连,否则会产生信号丢失。天线通过天线合路器连接。使用这种无源合路器会产生损耗。使用两根天线时:损耗为 3-4 dB。当一个发射器在两个房间(每次一个)使用时,这种设置可以正常工作。历史上,人们一直使用三根天线的系统,因为人们认为三根天线不太可能产生信号丢失。
分集(接收器分集)
真分集系统利用两根天线分别连接到两个调谐器。解调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比较器,比较器的输出信号始终立即切换到质量更好的信号。虽然这种真分集接收模式成本较高,但它提高了信号接收质量,并避免了信号丢失和噪声干扰。
AAC(自动天线控制、天线分集)
AAC 也使用两根天线,系统会持续比较两个接收天线的信号,通常比较速度为每秒 100 次。
其优势在于:与分集接收系统相比,AAC 更为简单(成本更低),因为每个通道只需一个接收器。但它的音频质量无法与分集接收系统媲美,且在某些情况下,信号切换过程会产生可闻的噪音。
文章出处 http://www.dmtpro.com.cn/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